DSC04698

 

DSC04705   

 

DSC04689  

 

  

 陰雨綿綿的日子,撐傘逛著位於台北龍山寺旁的剝皮寮,傘下的心在雀躍,在穿梭時

,穿越清代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蜿蜒街道。

 

細讀斑駁紅牆像一首詩,有滾滾紅塵的滄桑,有歷史殘留抹不掉的痕跡,層層疊疊拱

的騎樓似乎無限延伸著,也穩穩擁抱時空的流淌。

 

造型古典的燈飾,典雅窗櫺,雕刻精緻的樓梯,巴洛克風格的圓柱,充滿西洋式裝飾

光的老虎窗……再混合紅牆騎樓的閩南風格建築物,看得我眼花撩亂,相信古早的

剝皮寮必定風華璀璨。    

 

漫步雨中,想像著街道往昔林立著茶桌仔店,旅社,商行,醫生宅……車水馬龍,行

絡繹不絕,熱鬧繁華而今人去樓空,荒涼中透著寂寥,古早的建築和文物豈能隨風

而去,舊文化有保存的必要,那是時間堆疊的根。

 

很佩服台北市政府對剝皮寮的整建和維修,在牆壁加上鋼構建材補強,空間大量運用

透的玻璃避免破壞空間感,老建築搭配現代建材設計元素,新舊並存協調時尚饒

富創意,讓剝皮寮風華再現。

 

短短的半日遊,意猶未盡,來日再訪。

 

 

DSC04684  

 

DSC04685  

 

DSC04717  

 

DSC04715  

 

DSC04696  

 

DSC04726  

 

DSC04702

 

DSC04694  

 

DSC04706  

 

  

 剝皮寮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

,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在目前可得的艋舺地契資料中,福皮藔

街在嘉慶四年便有店屋買賣的紀錄,可以推估剝皮寮聚落的成形當在清代早期,開發

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時間。

歷史

「剝皮寮」之名始於戰後的1950年代,而「剝皮寮」的地名由來有爭議,其來源有一

,根據《台北市志》:「艋舺有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北皮寮後有一詞應是殺

牲製革所在,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枕、鼓。」意即剝獸皮而得名。但根據地方耆老

所言,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現鄰近康定路

、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

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該街道約成形於1850年代的台灣

清領時期,而台灣日本統治時期實行「市區改正」將原本窄小彎曲的道路拓寬、拉直,

自台灣清領時期至今,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除了有歷史背景之外,

該街道亦為景崧力主台灣民主國1895年(清光緒21年,永清元年)527日發起台

灣仕紳遊行的起點

現況

因為該長約數百公尺的街道從日本時代後期乃至於19451025日之後,都列為老

國小的校地預定地且不能增建改建,因此混合著閩南式及西洋巴洛克式的獨特建築

意外被完整保留。

20038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成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對於剝皮寮古蹟保存再利

用。

2004年,該街東段部分整修成歷史街道區;緊鄰該國小的西段部分,則於2009年初完

修復。/維基百科

 

 

DSC04707

 

 DSC04709

 

DSC04667  

 

DSC04677  

 

DSC04673  

 

DSC04665  

 

DSC04662  

 

DSC04700  DSC04656

 

 

 

 

 

 

 

 

 

 

 

 

arrow
arrow

    哲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